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休闲娱乐

电影有立场,观众也有

时间:03-29 来源:休闲娱乐 访问次数:241

电影有立场,观众也有

Argoon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时,《马里乌波尔20天》的导演姆斯蒂斯拉夫·切尔诺夫说了这么一段话。「这是乌克兰历史上的第一座奥斯卡,我很荣幸。我希望能够拿它,来交换俄罗斯不进攻乌克兰,永远不来侵占我们的城市。我得到的所有认可,来交换俄罗斯不要杀死数以万计的乌克兰同胞。我希望他们释放所有人质,所有保卫自己土地的士兵,所有被关押在监狱里的平民。」话说到这份上,跟电影就形成了一个闭环。《马里乌波尔20天》顾名思义,就是记录发生在马里乌波尔这座城市20天的事情。港台译名会更直观些,分别叫做《马里乌波尔战火二十日》和《战场日记》。片名里有两个关键点。首先是马里乌波尔,一座位于乌克兰东南部的沿海城市,跟俄罗斯纠葛不断。1948年,苏联为了纪念同名高官,将它改名为日丹诺夫,四十一年后它才恢复原本的名字。2014年2月23日,顿巴斯战争爆发,一直持续到2022年2月24日。在此之间,马里乌波尔被乌克兰武装部队和顿巴斯亲俄武装反复争夺,但是最终不改乌克兰对它的控制。就在24日这天清晨,俄罗斯所谓的「特别军事行动」启动,全面入侵乌克兰。 从24日开始算起的「20天」,是另一个关键点。身兼记者身份的切尔诺夫,所记录的是这场战争的起始,是一场战争紧随另一场战争的交接。这里要先说明,跟切尔诺夫联手的,是美联社和美国公共广播公司《前线》节目组的摄制组。《前线》是一档始自1983年、聚焦新闻时事的热门长篇节目,旨在「质疑、解释、改变我们的世界」,《马里乌波尔20天》在去年11月21日播出,属于第四十二季第六集。只不过,虽然有合作方,但是在那20天的炮轰与隔绝里,切尔诺夫小团队几乎是孤立无援的,后来网络中断的时候,除了通过卫星电话与外界艰难联系,就是在本地军方帮助下寻找信号,传送视频。信息上的时差,也让这些舍命记录的新闻工作者,产生了被污名化的间隙。《马里乌波尔20天》当中有耐人寻味的「信息恐怖主义」,切尔诺夫他们拍摄了许多受苦受难的百姓,但被巧言令色的俄罗斯污蔑他们雇佣演员,进行虚假表演,特别是在妇产医院这边。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摄影师叶夫根尼·马列卡拍的其中一张照片,记下妇产医院遭遇轰炸后,32岁的孕妇伊丽娜·卡利妮娜被人抬出。这张照片后来被评为年度世界新闻照片,更使得歪曲质疑的机心格外叵测。现实世界的遗憾,是她的孩子终归胎死腹中,而她则在半小时后离世。此前孩子的名字已被起好,叫做米隆(Miron),取「和平」的意思。《马里乌波尔20天》充满这类触目惊心的反差,虽然看起来具有某种戏剧性的筛选,但是现实当中,筛选已经是个没有太大必要的存在,因为战争本来就在制造这些荒谬的对立。战争与和平,好与坏,生与死,遍地都是。切尔诺夫的镜头,从一开始就在凸显这类冲击。电影前头有一句话,「战争不是从爆炸中开始的,而是从死寂中。」他所拍摄的第一位人物,是抵达现场后所见到的,一位在战火燃烧过来后寻找儿子、不知何往的母亲。他表示不知是否应该停止拍摄,但当然,这里抒发多于抉择。抒发在于私人的主观恻隐,抉择关乎大局的客观考量。也就是说,这部纪录片,他一定要拍。尤其是当年,开战没有几天,形势急转直下,所有外国记者都已撤退,马里乌波尔失去了报道现状的在场视角,尤其是,能与世界联系的窗口。通往市外的通路,包括人道主义救援通路都已封锁,互联网也被切断,战时马里乌波尔所处的孤立无援,凸显的是由城市到国家再到更大的独立存在,想要袒露伤口、抗诉恶行,争取重返世界网络、回归和平现状的急迫意愿。在这样一个生死攸关的当口,切尔诺夫恰恰在接驳处处断裂的桥梁。事后,尤其是在奥斯卡获奖后,很多局外人高高在上地大笔一挥,斥为狂吃「人血馒头」,反过来也显示出这部纪录片存在的必要,以及在PBS电视台播出后,乌克兰还要选它竞逐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必要。它在最初,是以切分成十秒一段的形式,把马里乌波尔的情状真实传递给了外界。后来切尔诺夫不得不离开现场,俄罗斯侵占马里乌波尔,它像一封血书,控诉着战争犯。这部电影确实不惮于记录血与泪。种种条件限制,切尔诺夫的视角主要是追随着医务人员,而医院实际上是最危险的阵地,被俄罗斯导弹当成重点攻击目标。正因为接触了很多救援事务,从出行接人,到医治、手术,再到无数生离死别的场面,乃至激增的尸体不得不堆放到杂物间,甚至为此要到外头挖大坑来埋葬,切尔诺夫几乎是「不厌其烦」地把这些被剥夺的性命与尊严赤裸、反复展现给大家看。手忙脚乱的医生也会愤怒吼叫,要他拍下这些,拍给刽子手们看。飞来横祸之下,痛哭嚎叫充斥画面各个角落,切尔诺夫会用尽量克制的声音念出年轻死者的名字以及年龄,这些声音混杂数据,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抗诉。尤其是他会在无望的一天过后,轻轻念起妻女,画面加插温馨片刻,转眼又是新的一天,四伏更大范围的沉陷和绝望。又一种技巧痕迹很重但很奏效的反差,出现在这里。从所谓客观的电影分析角度来看,《马里乌波尔20天》是一部无从拆解更没必要拆解的作品。《战场日记》这个译名的贴切,就在于它诚如私人流水账,一天又一天地记下当日的所见所闻,所思所感。没有炫技的可能,也没有炫技的心思。可如此严肃、艰难的环境,正需要这种既能冷静记录现状,又会恰当呈递人情的表达。它的重要乃至它的伟大,恰好来自于此。这部电影的震撼, 不是基于虚构电影的大场面,相反地,是基于对大场面的远观、传说,以及对后续的体现。跟当地居民一样受到百般限制的切尔诺夫,予以观众等同的对现下的模糊认知。跟战争片、恐怖片一样,最可怕的往往就是未知,以及日渐崩坏的明显趋势。平民区刚被炸过的颓垣败瓦,远处房子顶端持续冒出的黑烟,刷着「Z」字的坦克,纱布、担架与血迹,枪声、炮响与飞机轰鸣,持续出现,也持续扰动他们和我们的神经。切尔诺夫就这样从第一天到第二十天,记录了整座城市沦为战场、失去控制的过程。情况很坏,而每一天被浓缩到促狭的篇章里,却也还是有数不尽的悲剧,以及迅速崩坏的分割线。于是这些已知和未知,刹那间就能缭绕到观者周遭。关键是,相比虚构电影,画面中呈现的人间悲剧是避无可避的。观众同样要跟导演那样,以幸存者的姿态,接受这些血淋淋的现实。与此同时,相比其他更有计划安排的纪录片,观众跟导演都会因为对当下与未来缺乏判断,只能通过后方有限的视角,管中窥豹地了解这场不义战争对城市、对国家、对人民的改变,并在与外界艰难的联系中,拼贴出战争罪更多骇人的样貌。记录平头百姓流离失所、妻离子散的境况,医生的悲鸣,军队的忧恐,记录俄罗斯上层的抹黑与诋毁,以及国际舆论环境的支持与焦虑,固然是在记录这场依然没有终结的残酷闹剧,作出对当下的反思,对未来的热望。而且,结合《前线》四十年来的报道,《马里乌波尔20天》自然也是对重复历史的又一次书写。这当中夹杂了人类的霸道、残暴与卑劣,也夹杂了人类更大的悲悯与爱,对和平理所应当却始终备受阻隔的追求。放到更小却也更大的参照系里,则是马里乌波尔一步步沦陷的过程里,很多人对邻里商铺趁火打劫。这些在许多虚构电影里出现的推断,非常真实地堆积在现实,不无叹息地回应了和平在人性面前难以实现的一大根源。战争,或者大灾大难面前,好人更好,坏人更坏,这样的人性观察,是可以跟控诉、反击相辅相成的。这部作品或许不够深刻,缺少更具匠心的思辨。但它不需要刻意深刻,却依然充满力量。得 奖那晚切尔诺夫还说,「我没有办法改变历史,改变过去,但是我们还在一起,可以确认历史记录能被纠正,真相能占上风,这样马里乌波尔的人民,还有那些献出生命的人,就永远不会被遗忘。因为电影形成记忆,记忆形成历史。」正是如此。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休闲娱乐